close

原文連結:http://www.millionbook.net/gt/s/sanmao/shldgs/002.htm

賞析:

此篇散文以幽默詼諧的語氣,敘述了在枯燥的沙漠中,作者與丈夫所共同經歷的、生活中與美食相關的點點滴滴。作者以第一人稱的立場,除了正面描寫,更以不同方式描繪了每次煮出不同菜色時,丈夫時而感到驚訝、失望和好奇的反應。在首段中,作者即使用冒題法點出自己和荷西文化上直接的差異,並間接地為之後的情節鋪陳。然而即便荷西來自外國,卻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相當好奇,給了三毛許多惡作劇的機會。作者亦多次使用譬喻,以各式小說、傳說中的角色,描述荷西被自己逗弄時又氣又好笑的模樣。三毛的赤子之心在文中處處可尋,除了捏造虛幻的料理名稱、天馬行空地編造故事把丈夫唬的一愣一愣,更能因為荷西的種種反應開懷大笑、真情流露。雖然全文的主題為中國的各式美食及其有趣的特色,作者在俏皮地述說這些趣事時,卻隱含、灌注了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家鄉及丈夫的愛。由作者是如何珍惜自家鄉寄來的食材、對丈夫偷吃肉乾一事感到生氣以及最重要的,甚至以家鄉菜招待荷西的老闆,都可以輕易看出三毛對家鄉那濃厚的眷戀以及思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嬉笑怒罵、令人莞爾的故事背後,三毛對生命的熱愛還有率真,都如同她身上獨特的流浪精神般讓人不自覺地能緩緩融入,彷彿讀者也一併聽見了這對夫妻爽朗的笑聲。最後,三毛則是俏皮地以和丈夫打鬧的情節,為這篇情意真摯的散文結尾。

改寫(食譜)

Screen Shot 2015-03-21 at 9.07.30 PM  

 

料理名稱:螞蟻上樹

 

料理簡介:螞蟻上樹即為粉絲炒肉末,是相當普遍的家常菜。(在此篇文章中,作者將粉絲戲稱為加工的尼龍線)其名稱的來源則與元代的元劇作家關漢卿的作品<竇娥冤>有關。女主角竇娥因經濟拮据,只能買碎肉作為為婆婆調養身體的材料,並靈機一動作出了“粉絲炒肉”。婆婆因視力不好而將粉絲上的些許黑點看成螞蟻,在品嘗過料理後則讚不絕口,決定將這道料理命名為“螞蟻上樹”。

主要材料

 

細粉絲,1/3分量的碎肉,蔥花、蒜末、薑末少許,辣豆瓣醬一匙,花椒辣油(推薦)

 

做法及步驟

 

  1. 首先,準備大碗並裝滿熱水,將兩把粉絲放進其中泡軟

  1. 切記粉絲一旦變軟後便要馬上取出,否則變得太過軟爛便會影響與肉炒完之後的口感。另外,亦不建議用剪刀將其剪碎。

  1. 以油和花椒辣油各一匙熱鍋,並爆香蔥花、蒜末、薑末。

  1. 在鍋內騰出一部份,將碎肉放進並快速翻炒,直到其變成漂亮的褐色。

  1. 再次另外騰出空間,加進辣豆瓣醬拌炒,如此一來所有食材都會染上其香氣

  1. 持續拌炒,並從鍋邊加入一大匙酒、三大匙醬油、一小匙糖、一小匙鹽、兩碗高湯,慢慢煮滾後加入粉絲

  2. 快速拌炒,使粉絲均勻吸收醬汁,接著開大火快炒

  1. 起鍋之前放入些許青蔥以增加香氣,亦可以放入香油

  2. 起鍋之後放入盤中即完成

個人筆記:

 

雖然螞蟻上樹並不是家裡的餐桌上常出現的料理,我卻相當喜愛。記得我在國中三年級時為了準備會考而天天補習,時常在放學後不到一個小時便又得出門,吃飯和休息的時間相當有限。我的外婆為了要讓我在緊迫的時間內也能填飽肚子,便會常常煮這道料理讓我品嘗。在那段面對沈重壓力、無止盡考試的日子,我深深記得每天疲憊的回到家後,自廚房傳來的香氣總會渲染到客廳、玄關,最後輕輕觸到我鼻尖,讓人緊繃的眉頭因為迷人的味道而逐漸鬆開。外婆知道我並不喜歡蒜和薑,因此會刻意調整這兩者的比例,炒出我最愛的口味。滑嫩的粉絲、充滿美味醬汁的碎肉在口中慢慢發酵、綻開的美味令人相當難忘。在讀著三毛提及螞蟻上樹時,看著荷西困惑的反應,除了讓我不禁莞爾,更懷念起這樣的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neseA1 的頭像
    ChineseA1

    Chinese_A1

    ChineseA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