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http://zorawsh.myweb.hinet.net/page/information_2_6_10.htm
賞析:
在此篇散文中,作者特意以與朋友的對話作為本文開頭,以吸引讀者的好奇心與注意力,隨後才解釋自己因為常常在聽完朋友的故事後請對方吃飯、慢慢培養出自己的“美食第六感”而被朋友鼓勵寫出美食故事的前因後果。全文的主軸為有關紅豆的料理和相連結的記憶,文中大量使用味覺和視覺摹寫,並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和側面描寫的方式,細膩地描繪各種紅豆食品的口感、做法和外觀。紅豆於作者來說不僅僅是自己相當迷戀、喜愛的料理,更代表了種種人生的記憶和美好。自第五段開始,張曼娟以自己獨自在客廳中凝視紅豆水而聯想起童年一事,開始憶起童年時對紅豆最初的記憶。作者接著娓娓敘述日本過於甜膩的紅豆料理,以及與伯母之間的回憶----作者並使用了映襯和排比,讓令人難忘的豆沙粽與自己曾有心結的、已去世的伯母相映襯,在形容其美妙的滋味時卻也同時想起伯母,因而同時帶著對料理的懷念和對親人的憂傷。而作者最後一個對於紅豆料理的記憶則是一位來自上海的老婆婆,作者在品嘗豆沙綜和讚嘆婆婆的手藝之餘,更細細咀嚼其中隱含的、上海故事裡的”浪漫繁華”,使得單純的料理因為如此的形象化手法而增添了不少生動神秘的色彩。此篇散文情意真摯、樸實,不但將人生中種種豐富的情感融入最平凡的料理,更讓人不禁反觀自己平時品嘗的料理所擁有的意義,讓人回味無窮。
改寫(詩歌):
記憶深處裡 存在著點點的紅
據說是來自南國 點綴著思念的夢
笑聲裡沉澱的是紅豆的香氣
靜靜地綻放清甜的愜意
而在經歷了童稚的歲月 我才漸漸了解
最美的並非華麗和甜膩
而是回憶裡 伴隨著哀傷出現的
低調的純粹與濃烈
彷彿對親人的 安心而恆久的懷念
最璀璨的並非榮華富貴
而是融化於口中的淡淡香氣裡
存留的繁華浪漫 神秘光彩
是的 記憶深處裡 那抹紅色從未褪去
春日的和煦裡 它仍大放異彩
在孩童的笑聲中一次次 一次次地
散發最美麗的香氣